这种“小猫钓鱼”游戏,会不时吸引一两个不了解行情的收藏家“一激动”就把它买回去。回家后一想不对,再想办法把“烫手山芋”转卖给别人,别人再卖给下一个别人,不断地找人给自己垫背。
当然,赝品也并非就一无是处,有许多收藏家就是故意“知假买假”的,究其原因在于:一是真品数量太少,不可能买得到;二是实力有限,真品不可能买得起;三是想用赝品冒充真品,将来卖个好价钱;四是购买精美的复制品,目的纯粹是把玩把玩、自娱自乐、行贿领导。
从历史上看,有相当多的赝品是“名家仿名家”、“高手仿高手”,同样具有高超的技艺、深刻的思想内涵、完美的表现形式,同样具有投资价值。当原来的真品灭失后,这些赝品就也成了价值连城的文物。
疯狂恶炒看不清真实价值
收藏投资界过去还算平静,随着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尤其是在期货、股票市场上转过来的那些收藏家看来,收藏市场就是另一个股市,所以他们更习惯于采用期市、股市中的操作手法,动不动就掀起一阵铺天盖地、令人心跳加速的恶炒,从而迷惑了真正的收藏价值。
例如电话磁卡、IC卡无疑也是一种藏品,1994年发行的一张面值为50元的试机卡,2010年4月的价格已经炒到14000元,在一些南方城市已经被炒到17000元左右。一些不知根底的收藏者以为可以从中大赚一笔,所以纷纷一头栽入,这种跟风的风险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