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鼓舞部队士气、提高部队战斗精神,1938年3月,全国政工会议决定各师、旅政训处应组织随军抗敌剧团。7月,国民党中宣部、军委会政治部、军令部、外交部、交通部、中央通讯社及湖北省民众抗敌后援会等单位联合组设战地文化服务处,向前方将士分发书报杂志及宣传品,提供精神粮食。
抗战初期,文艺工作者走出了书斋,走向战地,走向乡村,出现了战时的文艺繁荣景象。各种文艺形式在抗战中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式,在为抗战服务中达到了繁荣。在各种文学形式中,适应时代需要的报告文学在这一时期异军突起,获得极大发展。通讯、报告、特写、速记等占据了报纸和刊物的大量版面。从“七七”事变到武汉失守,报刊发表的各种报告文学作品近千篇。此外,大批报告文学丛书也纷纷出版。仅几家主要出版社出版的《抗战中的中国》、《抗战动员丛刊》等大型报告文学丛书便有近百种。作者队伍达数百人。作家们深入到枪林弹雨的前线,深入到后方的斗争生活中,深入到苦难的民众之中,写出了一篇篇激励人心的报告文学。如记述战场血战的以群的《台儿庄战场散记》、范长江的《台儿庄血战经过》,反映敌后战斗及根据地建设的周立波的《晋察冀边区印象记》和《战地日记》,曹白描述难民生活的《呼吸》,汝尚描述南京劫难的《当南京被虐杀的时候》,以及陶雄的《某城防空纪事》、聂绀弩的《失掉南京得到无穷》,都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诚如郭沫若所说:由于受着战争的强烈刺激,作家们都显得异常的激越,抗战初期的文艺“在内容上大抵是直观的、抒情的、性急的、鼓动的”,“小说的地位几乎全被报告速写所代替”。